海尔金控掀起乡村致富新模式:共创价值,分享增值
随着天气转暖,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农忙。
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馆驿镇,红星村合作社负责人老刘正在新承包的农田里忙活着。在今年新增的400多亩土地上,除了种植玉米和小麦等粮食作物,他还打算多种点蔬菜。用他的话来说,腰包鼓了,敢想也敢干了。
成本少了,收入高了
老刘的田地,过去主要靠小麦和玉米种植获利,其中玉米种植是大头。玉米作为山东省主要农作物,除直接食用外,还作为食品加工原料,输送给当地龙头企业。
但每年玉米成熟后,却不是企业直接来收玉米。老刘说,以前卖玉米,一般要经过玉米中间商层层压价,导致玉米溢价空间微乎其微,农民收入难以有效提升。
另一方面,由于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化肥、农机等辅助生产,同样有中间商参与,导致成本不好控制,所以粮食作物在一些农户心中,成了尴尬的存在:不种粮食不现实,但种了又不挣钱。
从去年开始,红星村合作社引入了全新的合作机制。老刘晒出一组数字,得意的展示着前后的变化:过去一亩地利润大都在200多元,最好的时候也不超过400元;而现在农资农机直接采购,仅化肥每亩成本就降低了50元,此外玉米直接销售给下游加工企业,购销都省去了中间环节,现在一亩地利润提高到500到600元之间。
老刘欣喜的说,除了今年增加的400多亩承包田和新增的蔬菜种植计划,还有意外惊喜:过去信用不高,融资难,而现在信用提升了,融资也简单了。
玉米大户背后的共赢价值链
山东不仅是农业大省,更是农产品加工大省。
例如在以玉米为主要原料的调味品加工产业中,同样由于中间环节的制约,当地加工企业在采购及生产环节曾经备受制约。
譬如当地一家大企业自从采用新的合作方式后,一方面直接从老刘手中采购玉米,一方面还享受定制化的金融服务,实现了降本增效。终端产品外部采购量大大减少,自产率大幅提高,去年创造了上亿元的利润增幅。
下游加工企业增收的同时,在老刘的上游,设备、化肥等农资农机企业也尝到了甜头。没有了中间环节的影响,当地化肥厂直接和老刘的合作社交易,销售大幅提升,而在过去中间至少有每亩上百元的加价被中间商抽走。
在玉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,金融机构也开始了稳步的业务拓展。一家商业银行的负责人表示,相比过去,他们的涉农业务持续增加,由于面对来自产业链清晰地数据呈现,他们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对风险控制更加了解。
据统计,在创新的合作模式下,当地建立起多个农业生态社群,并实现了共创共赢。其中农资农机社群销售提升销售提升20%,利润提升10%;农产品加工社群,产能提升150%,销量提升30%;农作物社群定金预售30%,合同履行100%;销售社群提升30%。
物联网共享金融:金融建链、重塑生态
金融建链,重塑生态。这八个字描述的是海尔金控的物联网共享金融实践。
以济宁玉米产业为例,“产业投行”模式下所打造的农信链正针对上下游,去除中间环节,为产业各方降本增效,同时建立共享平台持续赋能产业发展,例如建立玉米采购平台,让农户老刘过去两周才能拿到的玉米销售款,通过手机扫码第二天就能变现;再比如建立饲料采购平台,帮助加工企业处理废料,实现其成本进一步降低等等。
以金融为切入提供定制化服务,不仅让产业端数据直观呈现,让金融生态方敢于参与共创,同时也为产业链其他各方持续增信,有效降低了金融风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随着2014年国家相关条文的出台,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力度逐年加大,规模化农业、订单农业等创新模式逐渐成为助力三农发展的新实践。今年两会期间,乡村振兴战略再次被提及,金融如何助力农民脱贫致富也多次成为舆论焦点。
而在农村基层,老刘的经历或许正是人们最期待的乡村创富方式:让所有参与者都获得增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