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三板最新消息2019 新三板六周年回顾未来改革形势逼人
新三板进入转折期
如果说新三板刚出生就进入了黄金期,那么六岁的新三板正处于一段艰难的时期,也是重要的转折点。
在过去一年里,有1600家公司从新三板摘牌,企业退市速度超过了新增挂牌数量,新三板企业总数已从最高峰的11600多家净减少了1000多家,还在以每月100多家的速度继续下降。
2018年,新三板股权定增融资总额仅601亿元,同比骤减55%,股票交易总额888亿元,同比下降六成。
三板做市指数在今年1月触及历史最低点706点,市场流动性持续低迷,投资者整体处于亏损状态。与此同时,中介机构也在收缩新三板业务,暂停新增业务,退出存量业务,部分券商甚至裁撤做市部和场外业务部。
“(新三板)现在面对市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重要转折点。”谢庚表示,“要让所有的市场参与人都能各得其所,形成一个生态平衡的市场,以便更好地提高市场的融资能力和流动性水平。”
隋强认为,当前,新三板改革“形势逼人”,经过六年实践,新三板已经完成前期量的积累任务,进入新阶段,迫切要求制度安排跟上企业需求中发生的巨大变化。
自2015年以来,新三板虽然实施了诸多改革,但主要停留在存量调整,市场高度关注的公开发行、混合做市、连续竞价交易和降低投资者资金门槛等增量改革还一直未能突破。
对此,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,“下一步,全国股转公司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,以市场精细化分层为抓手,统筹推进发行、交易、投资者准入、信息披露和监管等各方面的改革,提升对中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和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。”
上述负责人表示,改革将按照问题导向和分步推进的思路,着眼于解决发行、交易和投资者适当性等方面的市场“痛点”,先行推进存量改革,逐步推进增量改革,持续评估和优化改革的效果。
谢庚称,所谓精细化分层和差异化制度安排是将新三板万家企业中的成熟、高端的企业和早期、公众化程度较低企业进行区分,既为前者提供更高效的融资交易制度,也大大降低后者的规范成本,让各方都有获得感。
他认为,“必须从解决流动性入手,从而更好地解决融资的问题。只有解决了流动性问题,才有流动性溢价,才有市场化的公允定价,投融资双方才能降低谈判成本。有了流动性,投资人才有风险管理的环境。”
“发挥好新三板市场功能,改革是关键一招。既要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,更要认识到不改革就是最大的风险。”股转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他认为,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具备企业基础和市场基础。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,中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比大型、国有企业更大,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凸显,需要新三板这样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市场来进行服务。
另一方面,他认为,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我国庞大的经济体量、市场规模、丰富的企业类型都需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,这也足以支撑各交易场所实现共同发展。